如何從 DICOM 目錄中選擇關鍵影像
September 7, 2025

Generated by FLUX
醫學影像如 MRI、CT 掃描等,通常以包含多個切片或視圖的 DICOM 目錄 形式呈現。根據掃描類型,資料集可能包含大量影像:
- MRI 掃描 通常含有 100–200 張影像,特別是在進行脊椎或腦部等詳細檢查時。
- CT 掃描 通常有 50–150 張影像,依據掃描範圍和切片厚度而異。
- 超音波 可能包含數十張快照或動態影像片段。
- PET 或 SPECT 掃描 則大多有 20–50 張著重於功能性活動的影像。
對非專業人士而言,瀏覽這些大型資料集以找出關鍵影像可能令人望而生畏。本指南提供通用原則,協助您在各種影像模式下選擇最具參考價值的影像,讓您能聚焦於最相關的切片而不會感到困惑。
⚡ 新功能:自動選圖
若您上傳完整的 DICOMDIR 資料夾,就不必再手動瀏覽數百張切片。我們的 自動選圖 功能可自動幫您挑選出一組具代表性的關鍵影像。您可以在進行 AI 分析前審核並微調這份選擇。
這是新手快速上手、不必擔心漏掉重要視圖的捷徑。想學習如何在 X-ray Interpreter 使用自動選圖功能,請看我們的 快速上手指南 →
基本認識
醫學影像資料集經常由多個「切片」構成,每張切片對應受檢區域的一個薄層。這些切片可以在不同的切面上瀏覽:
- 軸向 (Axial): 從上往下的橫斷切面,可顯示橫斷結構。
- 矢狀面 (Sagittal): 從側面看的垂直切面,俯瞰身體側面結構。
- 冠狀面 (Coronal): 從前方看的垂直切面,展示身體正面結構。

理解這些切面有助於釐清不同視圖的重點。例如軸向圖像適合觀察橫斷細節,而矢狀面則適合評估排列與彎曲情形。
關鍵影像選取通則
-
聚焦關注區域 (ROI):
- 明確目標身體部位或重點(例:腰椎、胸部、大腦)。
- 尋找該區域最清晰表現的影像。
-
選取代表性切片:
- 每個視圖或切面建議選取 3–5 張圖片。
- 包含能凸顯異常或關鍵解剖結構的切片。
-
利用不同視圖:
- 有多種視圖(軸向、矢狀面、冠狀面)時均可探索。
- 每種視圖都有獨特的解剖資訊。
-
以清晰度為先:
- 優先挑選結構(如骨骼、組織)最明確、邊界最清楚的切片。
-
使用 DICOM 瀏覽器:

依影像檢查類型的具體建議
MRI(磁振造影)
- 最適合: 軟組織檢查,如腦部、脊椎、關節與器官。
- 優先視圖: 矢狀面及軸向,必要時補充冠狀面。
- 範例: 腰椎 MRI:
- 選擇中線矢狀切片,評估排列與彎曲;
- 挑選椎間盤層面的軸向切片以觀察椎間盤及脊椎管細節。
CT(電腦斷層掃描)
- 最適合: 骨骼、肺部及內臟初步評估。
- 優先視圖: 軸向切片為主,如有,可加冠狀與矢狀重建。
- 範例: 胸部 CT:
- 篩選顯示肺部、縱膈及可疑異常部位的切片;
- 包含主要病變位置的切片。
X 光
- 最適合: 評估骨骼、胸腔及進行簡單篩查。
- 優先視圖: 通常僅正面(AP/PA)及側面。
- 範例: 胸部 X 光:
- 用正面圖觀察肺部、心臟、橫膈;
- 側面圖有助於檢視肺底及脊椎。
超音波
- 最適合: 動態觀察軟組織、血管經脈、器官。
- 優先視圖: 技術員挑選的重要區域快照。
- 範例: 腹部超音波:
- 包含展示肝臟、膽囊、腎臟及掃描時標示異常的圖像。
PET 或 SPECT 掃描
- 最適合: 功能性影像(如癌症偵測、大腦活性)。
- 優先視圖: 顯示最高活性或疑似病灶的切片。
- 範例: PET 掃描:
- 選取突出異常代謝活性的位置。
非專業者小技巧
- 從中間開始: 先從資料集中央的切片看起,這些通常最能代表感興趣區域。
- 來回比較: 使用 DICOM 瀏覽器多比較不同切片、視圖,找出最具參考價值的影像。
- 不必糾結分辨細節: 著重選取結構明顯、辨識度高的切片,毋需過度解讀所有內容。
限制與免責聲明
- AI 工具僅為輔助,無法取代專業意見。
- 解讀與診斷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或放射科醫師。
- 本指南僅供一般參考,未構成醫療建議。
跟著本指南,您就能自信地挑選各類掃描檢查的關鍵影像並理解其基本意義。請記得:專業醫療人員仍是解讀與諮詢健康問題的最佳依據。